為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技能,豐富同學們的英語學習生活,讓學生能夠将所學過的英語知識學以緻用,營造濃郁的英語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自身文化素養,19級英師三班響應學院要求,于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10日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外文經典名著賞評與寫作訓練。英語專業實踐周是英語專業的特色實踐活動,本班活動由英語專業教師胡渝镛進行指導,全體同學參加其中。

圖為實踐周現場照片
在主持人的介紹下,大家期待已久的實踐周終于開始啦!第一組同學分享的是《茶花女》,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這部作品作為小仲馬最著名的作品,讓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入選了法蘭西科學院,這是他的父親大仲馬和巴爾紮克等人奮鬥一生都未曾獲得的榮譽。在精美的PPT分享之外,還準備了精彩的話劇表演,獲得了老師和學生們的一緻好評。
在第二組的分享書目《項鍊》中,主講人采用莫泊桑的角度,以一條項鍊為線索展開故事。這種結構能夠直觀的表現事情發展的過程,使聽衆輕松自然的了解到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隻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别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第三組分享的《小婦人》是一部以美國南北戰争為背景,以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瑣事為藍本的帶有自傳色彩的家庭倫理小說。小說受到當時的大思想家愛默生的影響,強調了個人尊嚴與自立自律的觀念;内容平實卻細膩,結構單純而寓意深遠,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圖為小組分享照片
同時,該小說是一本以女性角色為主,強調女權意識的半自傳體小說。文中注重表現女性意識,宣揚美好品質。
其他小組的同學也積極投入本次閱讀分享的制作,從形式的選定到内容材料的搜集,都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大家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積極主動查閱相關資料,還在視頻錄制過程中結合了多媒體應用技術,插入了字幕、圖片及視頻等素材。Girls have to go into the world and make up their own minds about things.女孩就是要見見世面,才能決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也及時和指導老師溝通,确定展示内容的準确性。最終展示結果也令老師和同學們比較滿意。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及運用水平,還使同學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歐美社會文化的了解。
本次19級英師三班實踐周活動十分充實并且有趣,同學們不僅在活動中收獲了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專業技能,還有助于豐富大家的課餘生活,同時對今後的英語學習和職業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時光不負有心人,在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之下,我相信每個同學都能在大學中完成完美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