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工作>>教學管理>>正文

英語專業(師範方向)人才培養方案

時間:2017-10-12 作者: 點擊:[]

英語專業(語言服務方向)人才培養方案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代碼:050201)

一、專業簡介

本專業創辦于1972年,1979年招收本科生,是校級重點專業、服務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特色專業群建設專業。現擁有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主要由教授、副教授、博士及有國外研修或工作經曆的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并常年聘請2-4名外籍教師英語專業語言服務方向,以服務經濟強國、“一帶一路”戰略和對接語言服務等具體行業為目标,構建基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外語創新創業人才“政産學研”協同培養模式。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熟練的英語語言技能、厚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掌握經貿、旅遊和中西語言文化等方面知識,具有較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蘊,較寬廣的國際視野,高尚的道德情操,熟練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實際應用能力,能在外事、經貿、文化、科技、旅遊、政府等領域或部門熟練地應用英語和本族語從事外事、翻譯、管理、研究等各種工作的“英語+第二外語”複語型或“英語+專業”應用性複合型英語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要求

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英語語言和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兼學主要英語國家的文學曆史、哲學、政治、經濟、藝術、法律等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接受系統、科學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掌握英語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與海内外人士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不斷獲取知識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與素質:

1、掌握英語語言學與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2、掌握和運用英語和本族語的專業知識,具有與海外人士進行口頭與書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具有熟練地運用英語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4、熟悉我國在外交、外事、經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針、政策與法規;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文學藝術修養、較強的現代意識和交際意識,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6、掌握從事國際語言服務活動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知曉跨國往來的規則和特點,熟悉語言服務活動的程序與流程,具備較強的國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具備一定的涉外實務經驗,能夠勝任一定難度的跨國複語型語言服務工作;

7、掌握一門以上(含)第二外語,具備一定的第二外語交流溝通能力、閱讀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

8、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跟蹤并獲取信息的方法。

四、學制與學位

學制:本專業學制4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學生按人才培養方案要求修完所有課程并獲得專業要求學分,符合77779193永利學士學位授予辦法,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五、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

2、核心課程

1)英語專業技能課程: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語音、英語聽說、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漢口譯、英漢筆譯、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等;

2)英語專業知識課程:語言學概論、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專業主要實驗(實訓)課程、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1、主要實訓課 :

英語語音、英語口語、英語聽說、英語閱讀、英語演講與辯論、批判性閱讀與寫作

2、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1新生語音強化訓練

内容:英語語音糾正與強化

目的與要求:該環節旨在系統強化學生英語語音,銜接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學習,縮短專業學習适應期。内容包括:掌握發音部位及方式、音素的分類及其發音要領、音變現象、重音、語調、語流等知識,集中進行糾音正音訓練。訓前對學生進行診斷式測試,結束時對學生進行口試并撰寫形成性、文字性總結材料。考核成績依據訓練期間的參與、口試、總結材料,實行五級等級制。合格者進入專業學習階段;不合格者,限期達到要求;限期仍達不到要求者,勸其轉入其他專業。

時間安排:第1學期(兩周,軍訓之後)

組織形式:以班為單位在校集中授課。

2)名人英語演講模仿秀

内容: 英語聽說綜合實踐

目的與要求:通過名人英語演講模仿秀,對學生進行英語聽說集中實訓,訓練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感知力及洞察力,培養學生聽說實踐能力,改善學生聽說不佳格局,為他們提供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舞台。

開展英文主題演講比賽。學生自由選定模仿對象,如:馬丁·路德·金、奧巴馬等。要求能正确複述、歸納總結演講内容。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并能使用娴熟流利的英語脫口而出。在演講模仿練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課堂聽說學習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結束後,召開總結及考評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 2學期

組織形式: 在外籍教師及聽說、綜合英語等課程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以競賽形式進行。

3)外文經典名著閱評沙龍

内容:中級英語讀寫綜合實踐

目的與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外文著作閱讀與寫作能力,重視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進一步發展。通過外文經典名著讀寫集中實訓,“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閱讀大賽,訓練學生英語讀寫實踐能力。要求學生能正确複述、歸納總結所閱讀的内容。在練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讀寫課堂學習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結束後,召開總結及考評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 3學期

組織形式: 在閱讀、寫作、綜合英語等課程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

4)外國文化節(異域風情文化展)

内容: 外國文化綜合展示

目的與要求:圍繞異域文化展示,通過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将素質教育滲透于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力求内容多樣,主題深刻,創意獨特,形式别緻,在輕松活潑中傳達深刻的文化精神,營造濃厚的素質教育氛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積極營造外語學習氛圍,以調動廣大學生外語學習積極性。

時間安排:第4學期(2周)

組織形式:外國文化節活動形式包括外國文化形象大使比賽,外國文化年度主題活動周,外語歌曲演唱大賽,外語演講朗誦大賽,外語配音大賽,異域風情展覽等。要求學生服從統一安排,遵守紀律,并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完成各實習項目中所分配的課内外所有任務。結束後,召開相關實訓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5)專業見習

内容: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文化知識的認知與實踐

目的與要求:通過親自調查和親身體驗,了解專業方向對應的職場基本情況及其對專業學習的要求。在見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學校學習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見習結束後,撰寫相關見習報告,召開相關見習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 5學期(2周)

組織形式: 在專業方向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走出校門,在相關職業現場通過觀摩、參觀、座談、對話、訪談等形式開展見習活動。

6)語言服務實務操作模拟大賽

内容: 語言服務方向學生,在畢業實習前,進行英語導遊、經貿談判、口筆譯、速記速寫等語言服務職業技能比賽。

目的與要求:通過英語導遊技能、經貿談判、口筆譯、速記速寫等比賽和親身體驗,使學生了解專業方向對應的職場基本情況及其對專業學習的要求。學生在赴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畢業實習前,在校内完成拟從事專業方向相關實習的準備,熟悉各實習單位的業務工作流程。在語言服務實務操作模拟大賽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學校學習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模拟大賽結束後,撰寫相關模拟實踐報告,召開相關實踐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 6學期,共計2周(實習前)。

組織形式:開展相關業務操作模拟大賽,安排院内或校外實習基地指導老師,采取分組模拟、集中實訓和模拟大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7)創新創業項目設計比賽

内容: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開展與語言學習、語言服務、語言使用、語言生活現狀、學習科學、大學生自身學習、就業情況等為主的調查研究。

展開諸如以下内容創新創業實踐:3044永利集团在校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以3044永利集团英語專業生為例,中國教師與外教教學模式差異的調查以聽說課堂為例,地方院校大學生英語學習内容和思維創新研究以77779193永利為例,3044永利集团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情況的調查研究,3044永利集团英語專業學生就業趨向調查研究,切合大學生外語學習的模式和方法研究,大學生學習因素與外語教學研究等。

目的與要求:為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研創新、專業技能訓練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要求每個學生在畢業前參與創新創業實踐,須修滿4個學分。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可以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獲得,其考核與認定辦法按《77779193永利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認定辦法》标準執行。

時間安排: 5-7學期(4周,課内2周,課外2周)

組織形式: 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在第5學期起集中組織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其它時間學生在專業導師的引導下,自主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完成。

8)畢業實習

内容: 深入基層,開展社會調查,體驗社會生活,為就業做好準備。學生赴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畢業語言服務實習,從事與專業方向相關的實踐活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熟悉各實習單位的業務流程。

目的與要求:使學生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進行實際工作的鍛煉;鞏固和拓展在課堂教學中所學得的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特别是提高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比較深入地了解有關的實習單位及其崗位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收集、了解實習單位外語人才所必需的知識、資料(如口、筆譯翻譯資料、英語公文、經貿工作規程等);要求學生發揚吃苦耐勞的作風,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态度,既要提升自身的實際動手能力,又要善于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畢業後具有較為廣泛的适應能力,更好地适應社會發展。

時間安排: 8學期,共計8周。

組織形式:在專門的實習帶隊老師的指導下,采取集中與分散實習相合的方式,要求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工廠和企業,深入各相關事業單位等進行職場實踐。

9)畢業論文

目的、内容與要求:畢業論文寫作是培養學生深化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獲得專業基本技能的綜合實踐訓練的重要環節。該實踐環節主要考查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的情況,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水平;培養學生初步從事科研的能力;檢查教學情況,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具體内容為完成一篇6000字左右的英語語言文學學科下的學士學位論文的撰寫,涉及的具體領域主要是英語教育研究、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和翻譯研究等。要求學生必須用英語寫作,并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嚴格按照畢業論文工作流程操作,每個環節都要進行驗收、評估。

時間安排:第78學期,共計八周。

組織形式:實行畢業論文導師制原則,在統一安排下完成論文指導與撰寫。

七、畢業學分要求

應獲得最低總學分165學分,其中課内理論必修課 88 學分,實踐教學 54 學分,選修課(含通識教育選修課11學分)23學分。

八、教育教學活動時間安排表(見表1

九、課程體系結構分布表(見表2

十、課程體系與培養要求(畢業生應達到的能力)的對應關系矩陣(見表3

十一、教學進程安排表(見表4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