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工作>>教學管理>>正文

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時間:2017-10-09 作者: 點擊:[]

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050207

一、專業簡介

日語專業創辦于2003年,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所有教師均有海外留學、研修或工作經曆。該專業以培養高層次日語人才為宗旨,采用“日語+二外”的複語型培養模式和“外語+職業”的導向模式,培養應用型、複合(語)型人才。長期以來,日語系學生在各類專業競賽與考試中連續取得優異成績。在全國高等學校日語專業四級、八級考試中,每年均以優良率高于全國平均合格率的優異成績在全國數百所高校日語專業中名列前茅。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綜合素質良好,掌握紮實的日語語言、文學、文化基礎知識,具備熟練的日語綜合技能,具有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和務實作風,能熟練運用日語在企業、文化、外事、旅遊等部門從事商務貿易、文化交流、外事、旅遊實務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日語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要求

本專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語言技能訓練,要求其在日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達到較高水平,同時要求學生學習日本的文學、文化、政治、經濟、曆史、社會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備對日交流交際的實踐能力,具有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與素質:

1、熟練掌握日語語言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2、熟悉與日語語言文學密切相關的日本文化、政治、經濟、曆史、社會、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3、對中日交流的曆史與現狀,以及我國外交、經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4、具有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具備傳播中華文化尤其武陵山片區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儲備和基本能力;

5、熟練掌握日語的聽、說、讀、寫、譯等技能,能熟練地運用日語在涉日活動中進行良好的交流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6、具有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創造性思維與科學研究方法;

7、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具有國際化視野、跨文化交際意識,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藝術素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四、學制與學位

本專業學制為4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符合77779193永利學士學位授予辦法,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五、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主幹學科: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

核心課程:基礎日語、高級日語、日語會話、日語視聽說、日語寫作、日語閱讀與技巧、日語筆譯、日語口譯、日本概況、日本文化、日本文學史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一)主要實訓課:

日語會話、日語視聽說、日語導遊業務模拟實訓、日語商務談判業務模拟實訓、日語翻譯業務模拟實訓

(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1、新生入門強化訓練

内容:日語語音、日本文化入門。

目的與要求:通過對日語零起點學生進行系統的日語語音練習(包括五十音圖、濁音、半濁音、長音、促音、東京語調圖)、日本文化入門等的訓練,讓學生提高對日本文化的認識,加深對日語語音的系統學習,為今後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強化結束後,召開相關強化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1學期(二周:新生軍訓後)

組織形式:在專業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以大一學科基礎課教師為主,其他教師參與的形式進行,尤其重視日籍教師的作用。

2、名人日語演講模仿秀

内容:日語聽說綜合實踐

目的與要求:通過名人日語演講模仿秀,對學生進行日語聽說集中實踐,訓練學生對日語語感的感知力及洞察力,培養學生聽說實踐能力。開展主題演講比賽。學生自由選定模仿對象,在演講模仿練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課堂聽說學習内容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實踐結束後,召開相關總結及考評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2學期

組織形式: 在日籍教師及初級日語視聽說、基礎日語、基礎日語會話等課程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以比賽形式進行。

3、日文經典名著閱讀與評論沙龍

内容:中級日語讀寫綜合實踐

目的與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外文著作閱讀與寫作能力,重視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進一步發展。實踐結束後,召開相關實踐總結及考評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 3學期

組織形式:在日語閱讀與技巧、日語寫作、基礎日語等課程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以小組、班級形式進行。

4、日本文化節(異域風情文化展)

内容:日本文化綜合展示

目的與要求:圍繞異域文化展現,通過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積極營造日語學習氛圍,以調動廣大學生日語學習積極性。

時間安排:4學期(2周)

組織形式:日本文化節活動形式包括日本文化節形象大使比賽,日語演講朗誦大賽,日語配音大賽,異域風情展覽等。要求學生必須服從統一安排,遵守紀律,并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完成各實習項目中所分配的課内外所有任務,實踐結束後,召開相關實踐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5、漢日互譯實踐

内容:漢日筆譯、口譯實踐。

目的與要求:通過師生組成翻譯小組的形式,圍繞某個主題,利用書籍、網絡等資源進行筆譯實踐,通過模拟現場等進行口譯實踐。主要訓練學生日語筆譯、口譯技能,力求做到翻譯的信、達、雅的統一,分析翻譯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在練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課堂學習内容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實踐結束後,召開相關實踐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5學期

組織形式:在相關翻譯、高級日語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進行。

6、專業見習

内容: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文化知識的認知與實踐。

目的與要求:通過親自調查和親身體驗,了解專業方向對應的職場基本情況及其對專業學習的要求。在見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查找學校學習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差距,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提高措施。見習結束後,撰寫相關見習報告;召開相關見習總結會。考核成績采取五級評定制。

時間安排:6學期

組織形式:在專業方向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學生走出校門,通過對相關職業現場進行觀摩、參觀、座談、對話、訪談等形式。

7、畢業論文

内容:閱讀有關書籍、文獻資料,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寫出較高水平的畢業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

目的與要求:本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深化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獲得專業基本技能的綜合實踐訓練的重要環節。該實踐環節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的情況,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水平;培養學生初步從事科研的能力;檢查教學情況,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嚴格按照畢業論文工作流程操作,每個環節都要進行驗收、評估。畢業論文應能反映畢業生已經掌握日語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的狀況,符合大學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以書面和答辯形式考核,實施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等級制。

時間安排: 78學期,共計八周。

組織形式:實行畢業論文導師制的原則,在統一安排下完成論文指導與撰寫。

8、畢業實習

内容:了解社會,深入基層,進行社會調查、體會生活。學生赴張家界市内外日語學校、國際賓館、旅遊景點或沿海的企事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并從事有關日語的活動,并理論聯系實踐,熟悉各實習單位的業務流程。

目的與要求:使學生走向社會,接觸實際,進行實際工作的鍛煉;鞏固和擴大在課堂教學所學得的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譯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特别是提高以口語為主與外國人打交道的交際能力;比較深入地了解有關的實習單位及其崗位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收集、了解實習單位外語人才所必需的知識、資料(如口、筆譯翻譯資料、日語公文、工作規程等);使學生在畢業後具有較為廣泛的适應能力,更好地适應社會發展。

時間安排:8學期,共計五周(35天)。

組織形式:在專門的實習帶隊老師的指導下,采取集中與分散實習相合的方式,要求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工廠和企業,深入各事業單位等進行深入實踐。

七、畢業學分要求

應獲得最低總學分165學分,其中課内理論必修課101學分,實踐教學41學分,選修課(含通識教育選修課11學分)23學分。

八、教育教學活動時間安排表(見表1

九、課程體系結構分布表(見表2

十、課程體系與培養要求(畢業生應達到的能力)的對應關系矩陣(見表3

十一、教學進程安排表(見表4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