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公告>>學院動态>>正文

第三屆新世紀外國語言與文化學術研讨會在我校舉行

時間:2023-06-20 作者: 點擊:[]

本網訊(修偉)6月17日-18日,由《國外文學》和《外國語言與文化》編輯部主辦,我校3044永利集团和張家界學院承辦的第三屆新世紀外國語言與文化學術研讨會在張家界校區舉行,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姜又春出席開幕式并緻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内高校、科研院所的近11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我校3044永利集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和張家界學院的師生代表全程參與。開幕式由我校3044永利集团院長劉汝榮主持。

 

IMG_256

 

IMG_257

圖為研讨會現場

 

姜又春緻歡迎辭,他介紹了大湘西的自然風光與風土人情,并介紹了77779193永利建校65年來紮根武陵山腹地的辦學曆程,以及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服務民族地區外語教育師資和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助力大湘西民族文化外譯與國際傳播,助力湖南首個世界文化遺産(老司城遺址)申報,以及參與張家界國際旅遊城市語言環境建設所做的貢獻。他指出,此次研讨會規格高、影響大,期待專家、學者們深入交流研究心得、探讨文學研究前沿、碰撞思想火花、廣交學術夥伴,也希望通過此次論壇推動77779193永利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推進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

 

IMG_258

圖為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姜又春緻歡迎辭

 

随後,北京大學《國外文學》主編劉鋒,湖南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院長、《外國語言與文化》執行主編曾豔钰也分别在開幕式上緻辭。劉鋒教授呼籲,外國文學研究者應以全球視野、世界眼光、比較意識,去增進理解,消解偏見,回歸我國外國文學研究初心;應重視人工智能推動的數字化革命,放眼世界,審視技術理性,堅守人文學科初心,用積極的心态推動與促成技術與人文之間的張力與互動,在方法革命、範式革新中守正創新,進一步發揮文學研究價值,推動今日中國文學的創造。曾豔钰教授強調,文學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瑰寶,寄托了人類的智慧、情感和夢想,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穿透國界、民族和語言文化的魅力,能夠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我們連接在一起。在全球化時代,一切文化都處在普遍關聯的網絡之中,文學研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全球性特征的領域。文學研究者應打破學科壁壘,推動跨區域或全球化視域下的文學研究,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他者,讀懂世界,并最終讀懂我們自己。她呼籲文學研究者更新觀念,保持知識的交流、共享、敢于合作,攜手推動學術界的進步,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兩位主辦方代表希望以此次研讨為契機,激活新思維,催生新智慧,推動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

 

IMG_259

圖為北京大學劉鋒教授緻辭

 

IMG_260

圖為湖南師範大學曾豔钰教授緻辭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世界的文學和跨區域研究”,會議旨在引領當代外國文學研究的方法論變革,推進人工智能時代人文學科的價值重塑。會議共組織6場主旨報告、9場平行論壇、2場專題沙龍、1場高規格座談會。

 

會議6場主旨發言分别是,湘潭大學胡強教授的“閱讀、英國性與‘偉大的傳統’—凱恩斯談‘嚴肅的小說’與‘老練的讀者’”、華中師範大學陳西軍教授的“魯濱遜的中國漂流與英國重商主義之争”、中山大學楊勁教授的“當代德語叙事作品中的攝影”、北京大學納海教授的“從詩劇到清唱劇—《力士參孫》的音樂闡釋”、湖南師範大學任海燕副教授的“跨區域的亞曆山大•馮•洪堡和超區域的洪堡研究”以及77779193永利丁躍斌教授的“沖繩多元文化的文學表象”。主旨發言還分别邀請了北京大學丁宏為、程朝翔教授和湖南師範大學阮炜教授擔任評議人。這種主持人加評議人協同推進學術讨論的模式,成為本次學術會議的一大亮點。

IMG_261

圖為主旨發言人、主持人、評議人台前對話

 

會議平行論壇共分9組,議題涉及“文學的跨區域研究”、“文學文化研究與全人類共同價值”、“文學的翻譯和傳播研究”、“殖民主義、東方主義和‘比較’的概念”、“文學期刊與文學思潮、流派的傳播”、“中外文學交流與海外漢學”和“跨媒介視域下的文學與藝術”等。此外,會議還安排了“西方文化與文學中的音樂”和“科技與文學”兩場專題沙龍和一場“文學研究高質量論文寫作與發表”座談會。

 

會議閉幕式由我校3044永利集团黨委書記簡功友主持,九場平行論壇的的主持人分别作小組發言總結報告,分享了各組研讨熱點話題和重要觀點。簡功友以“豐”、“高”、“跨”、“新”四個字概況此次會議的特點,指出會議議題豐富,發言水平高,研讨彰顯了跨區域、流派、學科、界别等特色,話題新穎,是一次全國各路文學研究者相聚一堂的盛會。

 

 

本次會議系繼第二屆日本語言文化論壇後我校3044永利集团組織的年度又一場高規格學術研讨會,會議力求在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推動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推進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會議得到了學校科研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以及張家界校區教學科研與學生事務中心的大力支持。

 

(審核責任人:劉汝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