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科研工作>>學術交流>>正文

美國華盛頓大學馬歇爾•布朗教授主講界頂論壇第十九場學術報告

時間:2018-04-19 作者: 點擊:[]

本網訊(陳潔 甯姣 田晨钰 修偉)417日晚,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馬歇爾布朗(Marshall Brown)應邀在張家界校區多功能報告廳主講界頂論壇第十九場學術報告,3044永利集团副院長簡功友主持報告會,張家界校區200餘名師生出席。

http://news.jsu.edu.cn/upload/news/201804/20180418092617296585.jpg

布朗教授講座主題為“The Voice of the Sod: Keats’snightingale from below”。他首先對詩學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介紹,他表示詩歌近年再次被世人關注,呈回暖趨勢。他提出詩歌在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理解,并以濟慈《夜莺頌》為例,細讀全詩段落,分析詞句特點和用詞手法,并以詩歌情感為切入點,着重探讨了該詩是如何體現詩人的自我意識和情感的;他指出,濟慈的詩打破了傳統頌歌激烈情感的表達,把主觀的感情融入具體畫面中,将自己對于生死苦痛、時間身份的思考具象而又模糊的寫進了詩裡。因此在他眼裡,這是一首“抱怨”詩。他多次提到濟慈的一句影響了很多英美詩人的一句話“真即是真,美即是美”,并表示詩歌可以代表一個時期的曆史。

互動環節,布朗教授逐一解答了現場師生的疑惑。

講座結束後,簡功友對布朗教授的講座給予了高度評價,談及了自身閱讀英文詩歌的感受,探讨了詩歌的重要價值,最後他以即興創作的一首一文詩結尾,感謝布朗教授為學校師生解讀英詩,展現詩歌生動畫面。

據悉,馬歇爾·布朗教授(ProfessorMarshall Brown),美國人,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從1991年至今擔任《現代語言季刊》(A&HCI收錄期刊)主編、曾任《現代語言協會》(MLA)執行委員、(美)國家人文基金委委員等,主要研究十八、十九世紀歐洲文學,其主要學術成就包括《劍橋文學批評史》之浪漫主義卷、《朗文世界文學選集》之歐洲浪漫主義卷、五部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專著、《哥特作品》(TheGothic Text, 2004)、論文集《輕噬靈魂:音樂與詩歌》(‘The Tooththat Nibbles at the Soul’: Essays on Music and Poetry, 2010)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