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是一名普通的基層鄉鎮幹部,因為工作出色借調到區委組織部工作,走過了一輪春夏秋冬,他已沉醉于組織部門的四季協奏曲,篆刻下了今生無悔的組工情。
春之蓬勃
春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傳承。
春寒料峭,草木蔓發,初入組織部的田野時常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踏實,就像陣陣和煦春風,帶着暖意襲上心頭。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很和氣,對新來的田野照顧有加,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打印、複印、裝訂材料……看似稀疏平常的事情在組工幹部這裡卻有着大學問,他用心看着、學着、記着。田野的科室負責人是老吳,為人幽默,平時總愛開個玩笑,工作時卻一臉嚴肅,做起事來一絲不苟,田野寫好的材料老吳都會過目,用紅筆改好,然後輕聲細語地告訴他為什麼這樣改,應該怎麼寫。
他恍悟,原來這股踏實和暖流正來源于組織部門的好傳統和好家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隊伍的變化,人員的更替,始終隔斷不了組工幹部靈魂和血脈的代代流傳。
他說,是“春風”吹暖了心房,讓他快速成長。
夏之絢爛
夏飽含着忙碌,飽含着充實。
夏日炎炎,暑氣逼人,迎頭而來的是區第五次黨員代表大會,工作的标準和要求非常高,大家嚴格按照時間進度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準備,“5+2”“白+黑”是常态,有時候甚至是通宵達旦。每逢周末,區政府大樓裡空空蕩蕩,隻有組工幹部還在堅守崗位,呼啦呼啦的搖頭扇夾雜着窗外的蟬鳴聲,汗水順着臉頰一直流,大家互相打趣就當洗了次“免費桑拿”,田野卻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酣暢淋漓。
他明白,組織部門的哲學是“汗水哲學”。一旦愛上組工幹部這個莊嚴稱号,就要時刻準備着接受汗水的洗練澆鑄;一旦肩負起組織部門的神聖使命,就要時刻準備着風雨兼程。
他說,是“夏日”引燃了激情,讓他豪情滿懷。
秋之靜穆
秋感悟着思考,感悟着甯靜。
斷虹霁雨,靜美如斯。田野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項工作任務,起初,他有點兒馬虎,想着差不多就行了,就将“有常識性錯誤”的材料送給領導。當改得面目全非的材料回到他手中時,他不禁紅了臉。于是,他将“止于至上”貼在桌角,每項工作都細心琢磨,大到數字的準确度、标題的“提法”,小到标點符号的用法,都反複推敲、不斷修改,直到自己滿意才交給領導。“别小看細節,其實這些所謂的細節往往是關鍵所在,把一件事情做到底你就成功了。”老吳的話時常在耳邊響起。朋友經常調侃他,當年聞名的“馬大哈”變成“細節控”,還真得感謝組織部這個“煉鋼爐”。
他體會,工匠精神是組織部門的精氣神。一事精緻,便能動人。永懷匠心,就是用漫長的歲月雕琢精品,将每件事做到極緻。永懷匠心,體現了每個組工人對組工事業的信仰和執着,更是一場踽踽獨行的修行。
他說,是“秋雨”洗刷了雜念,讓他靜思沉澱。
冬之高潔
冬象征着純淨,象征着忘我。
隆冬歲月,銀裝素裹。周末,隔壁科室的黃科長難得不加班,送6歲的女兒去學鋼琴,走到半路卻被逆行的車輛撞倒,自己擦傷好幾處,女兒的腿上也縫了十幾針,黃科長心疼不已,十分愧疚。然而第二天,他還是照常回到單位準備迎檢材料。部領導知道後,特意找了他,“工作上的事情還有其他同志,先把家裡的事情處理好!”他卻輕描淡寫地說,“不要緊,問題不大。”事後他和愛人解釋,“這項工作隻有我最了解情況,讓其他人做我心裡不踏實。”這隻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在組織部,帶病上崗、主動放棄休假的組工幹部太多了,大家都“蠻拼的”,田野忍不住在心中點贊。
他感動,默默奉獻、甘為人梯是組織部門的主旋律。組工幹部有血也有肉,組工幹部有家也有愛,他們并非無情,而是為了“大家”舍棄“小家”,為了“大我”舍棄“小我”。
他說,是“冬雪”淨化了靈魂,讓他永葆赤子之心。
獵獵黨旗迎風招展,黨的十九大号角已然吹響,看,在那希望的田野上,英姿勃發的組工幹部正整裝待發,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