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赓的父親陳紹純,以先輩的積蓄購田300多畝,加之自身的辛勤勞動和儉樸,家道漸興;抗日戰争時期,炮火紛飛,許多災民成群結隊來到這裡,号饑啼寒。陳家便慨然賣田施救,到最後自家僅剩1.3畝田,陳家的房屋也無償地讓給了窮人居住。1903年2月27日陳赓就誕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裡。
自小跟着家人勞動、習武、讀書。1916年參加湘軍後,就離開家鄉。1960年3月15日陳赓曾回到過闊别多年的楊吉灣。如今,陳赓将軍的祖屋隻剩下原為陳家雜屋3間,其餘的,都被當地住戶拆了老屋,建起了小洋樓。餘下3間現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景區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基地”、國家3A級景區、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紅色旅遊精品景區、湘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陳赓,原名陳庶康,湖南湘鄉人。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之一,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早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此後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随後參加東征。之後赴蘇聯學習間諜技術,回國後參加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1951年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參與指揮朝鮮戰争。回國後擔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國防部副部長等職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軍銜。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終年58歲。
在我軍将領中陳赓是傳奇色彩最多的一位。這同他活潑好動、幽默風趣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關系。
提起陳赓的第一次婚戀更增添了幾分浪漫色彩。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陳赓遇見王根英。陳赓便決定利用這次會議向王根英求愛。一天陳赓瞅準機會坐在王根英附近掏出紙筆端端正正地寫了一行字"王根英同志我愛你我向你鄭重求婚希望你嫁給我",然後他讓身邊同志傳給王根英。
誰知王根英對這種求愛方式不僅沒有好感反而嗤之以鼻。但是經過旁人的不斷撮合,不久兩人便開始談起戀愛直至結為伉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