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正文

【尋訪紅軍故居】之李濟深

時間:2016-10-19 作者: 點擊:[]

       李濟深故居位于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料神村,建于1925年,是一處融中西方建築藝術風格于一體的大宅院。圍牆四隅有炮樓,内有四合院式廂房和三層青磚樓房,中西式風格,有大小廳房53間,占地1.35萬平方米,後山有古鐵樹林。2001年李濟深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是青磚瓦房四合院式廂房和樓房,四周築圍牆和四角炮樓,院後有蒼翠古鐵力木林,風景幽雅。大門口嵌着一塊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親筆題寫的李濟深故居”5個大字。順着扶梯登上二樓,是李濟深的卧室和會客室、電報室,大體仍保持着當年的擺設。四周回廊上西式欄杆别緻,門窗上雕的花草圖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

       四合院為白灰瓦房,磨磚對縫,一明兩暗,正南正北,東西廂房。四合院為二層建築,院後有大片的蒼翠古鐵力木林,風景幽雅。外牆的另一端,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一角的炮樓。炮樓内部結構,從這裡可以看出這是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建築物,瓦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與四角上的炮樓相通。

       1929年,李濟深被蔣介石囚禁湯山獲釋後回住于此,1936年李濟深先生在這裡召開了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等重要會議,并在這裡接待過不少國民黨要員和大批愛國文化人士。

       抗日時期聯絡國共兩黨及文化界人士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锴、朱蘊山、梅龔彬、陳希周、宣俠父等商讨敵後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周恩來建議回舊居組織民衆武裝,并與董必武派遣的一批愛國文化人士在這裡組織"南區抗日委員會",發動民衆,建立抗日抗日。他還利用自己的電台,每人派人收錄有關電信,讓身邊的一些進步文化人士創辦了油印小報《南報》,到處張貼散發,以此激勵民衆的抗日鬥志。

       李濟深先生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可敬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創始人和卓越的領導人,他為民主革命、新中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