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村官,可能會浮現出一幅或幾幅畫面,提起國際著名高校的畢業生,您可能腦海裡又會浮現幾幅畫面,如果一個國際著名高校的畢業生當了一名村官,你覺得這個畫面搭嗎?搭,很搭。”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儀式上,白岩松這樣介紹感動中國的秦玥飛。這位從耶魯大學畢業喝過“洋墨水”的城市高材生,曾以托福滿分的成績考入美國耶魯大學,享受全額獎學金。獲得雙學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他卻放棄跨國公司的高薪,毅然選擇回國當“村官”,身體力行融入農村,為村裡維修道路、安裝路燈、擴建敬老院、還拉來鄉村信息化教育項目,紮根基層,服務農村,至今已有六個年頭。
“優秀”、“嚴謹”、“有思想”、“有闖勁”、“擔當”、“認真”、“親民”是大家給出的評價
“鄉裡人”
2011年,出生普通家庭的秦玥飛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出人意料地選擇來湖南衡山縣當起了大學生村官。為了和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入村後,秦玥飛那身西裝再也沒有穿過,挂在宿舍成了擺設;慢慢減少早上洗澡次數,印着英文字母的花哨T恤反過來穿,短靴也換成解放鞋,秦玥飛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鄉裡人”。
“貼心人”
要想讓村民接納自己,關鍵還得為大家解決實際問題。村裡的水渠10年無人看管,300畝良田年年面臨幹旱威脅,秦玥飛花了3年時間,從每月1450元的工資裡擠出上萬元的路費,多方籌集到了80多萬元資金,修繕了村裡的水渠、維修了道路、安裝了路燈、擴建了敬老院,還引進了鄉村教育信息化項目。在村民眼裡,秦玥飛從一個語言不通的外鄉人,成了“貼心人”。
“輸血”與“造血”
2014年8月,秦玥飛村官任期已滿,他卻放棄提拔機會,來到衡山縣另一個貧困村白雲村,續任大學生村官。對于3年任期内的“成績”,秦玥飛有不同看法。“外援式”建設,靠他一個人去外面“跑贊助”,那他走了後呢?他對這種“輸血”的做法感到擔心。
在秦玥飛看來,鄉村“造血”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耐心,更需要人才,僅靠一人之力是不夠的。他挨家挨戶走訪200多戶村民,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産業,通過創業為當地培植可持續發展動力。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2016年,近30名來自清華、北大、耶魯、加州等國内外名校的“鄉村創客”,服務于15個國家級貧困村,開展産業扶貧,緻力創業創新,得到當地政府與村民的好評。做着這項高大上的事業,而秦玥飛自身卻借住在北京同學10平米的小房間中。
秦玥飛無疑是青年人當中的佼佼者,他展示出了當代青年人心系農村、服務群衆的質樸情懷和社會擔當;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每一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可以是在城市、機關企業,也可以在基層、在農村。
“感動中國”評選委員餘秋雨這樣評價秦玥飛
「一份份學曆
很像一步步離開土地的台階
但是這位高材生把全部台階
反轉成一次
隆重的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