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正文

【長征那些事兒】重走長征路之長征故事

時間:2016-05-24 作者: 點擊:[]

紅軍是人類戰争史上的奇迹,長征以它特有的戰争魅力,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産生無窮盡的精神力量,而且就像是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的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于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蔣介石企圖以3倍于紅軍的兵力,将中央紅軍、陝北紅軍以及先期到達的紅25軍一起消滅。黨中央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在陝北富縣縣城西北方向45公裡的直羅鎮布下口袋陣。

1935年11月20日,國民黨東北軍先頭部隊第109師在飛機掩護下,進入直羅鎮。同時,第106師、111師也進入了直羅鎮西北地區。21日拂曉,戰鬥打響。紅1軍團自北、西北、東北方向,紅15軍團自南、西南、東南方向,同時發起攻擊。

至24日上午,紅軍殲敵一個師又一個團,擊斃第109師師長牛元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西北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黨中央把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

1934年11月26日,孤軍遠征10天後,不足3000人的紅25軍在河南方城獨樹鎮突然遭到國民黨步兵和騎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擊。當時風雨交加,能見度極低,衣服單薄、手腳凍僵的紅軍戰士立時陷入被動。

大多數戰士的槍都沒能打響,寒冷的天氣,早已把槍栓凍結。危急時刻,軍政治委員吳煥先手持大刀帶頭沖入敵陣……直至副軍長徐海東帶領後梯隊跑步趕到,才擊退強敵突出重圍。

1935年初,為了向四川、甘肅邊界發展,配合中央紅軍在雲、貴、川的作戰,紅四方面軍發起了強渡嘉陵江戰役。3月28日晚,擔任渡江主攻部隊的30軍在四川蒼溪縣塔山灣主渡口強渡,撕開了四川軍閥的西岸防守。與此同時,31軍、9軍也分别在鴛溪口和阆中以北渡口直插嘉陵江西岸。曆時24天的渡江作戰,紅四方面軍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達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邊界縱橫各二三百裡的廣大地區,殲敵1萬餘人。

長征精神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财富,是激勵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動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要繼承紅軍傳統,弘揚長征精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