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正文

【廉政天下】習近平黨建思想的

時間:2017-07-26 作者: 點擊:[]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從曆史中汲取智慧、經驗與力量。他常說,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在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重申了很多基本的觀點,如把思想建黨擺在黨的建設的首要位置,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和人民群衆的關系問題,等等。這些思想觀點有着深厚的曆史淵源和理論基礎,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優秀成果的繼承。

       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不僅具有曆史繼承的一面,而且具有鮮明的創新性。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刻分析黨所面臨的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提出了許多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思想新觀點。他首次提出把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結合起來,豐富了思想建黨的内涵;提出把黨的建設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結合起來,賦予黨的建設時代特征;提出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内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内政治生活嚴起,為黨内政治生活注入新的内容;提出把法治思維運用于黨的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拓寬了制度治黨的新視野,等等。所有這些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構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革命年代,中國共産黨運用這一原則,解決了非無産階級成分在黨内占大多數情況下黨的性質問題,确保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改革開放以來,黨在深刻總結“文革”慘痛教訓基礎上,一方面堅持思想建黨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從制度上加強黨的建設,黨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黨内政治生活有了基本制度遵循。但是,以往強調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都是分開來講的,如何使兩者協調推動黨的建設,一直是我們黨力求解決的問題。

       明确闡述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之間的關系,并把它們緊密結合起來運用到黨的建設實踐中的是習近平總書記。他在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首次提出,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二者一柔一剛,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這段經典論述表明,思想建黨的成果要靠制度治黨來保障和鞏固;反過來,制度治黨則要以思想建黨為前提和基礎,兩者缺一不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黨建實踐中,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有很多成功的範例,其中最突出的亮點有:一是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同時頒布《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二是2016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兩個準則體現的是思想建黨的柔性要求,兩個條例體現的是制度治黨的剛性規範,兩者一柔一剛,有效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産黨的事情要辦好。這一論述從理論上闡明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内在統一性: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是黨在90多年偉大實踐中艱辛探索和開創出來的,是黨和人民的曆史性選擇,沒有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奮鬥目标、執政使命、政治主張、綱領路線在新的曆史時期的生動體現。離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存在和領導就毫無意義。

       正是基于這種統一性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全面從嚴治黨時,始終按照偉大事業的要求去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他反複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不知還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經曆多少風風雨雨、克服多少艱難險阻。應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關鍵在黨。這就要求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把黨建設好、管理好。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鮮明特征之一,它的核心就是加強黨的領導,強調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都是圍繞這個要求展開的,把從嚴治黨貫穿于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偉大鬥争的全過程,确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把黨的意識和人民主體意識貫穿于整個黨的建設全過程,是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鮮明特征。黨的意識是共産黨的靈魂,是共産黨人黨性的集中體現。加強黨的建設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強化黨員黨的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化黨的意識,就是要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産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增強“角色意識”,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這裡提到的“第一身份”“第一職責”“最高位置”“從大局看問題”“角色意識”等,既是衡量黨的意識強弱的重要參考,又是黨性原則的具體表現。

       黨性與人民性是統一的,黨的意識與人民主體意識同樣是統一的,這是由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這種統一性在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中有着充分的體現。他指出,領導幹部樹政績的根本途徑是将人民群衆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腳踏實地工作,領導幹部樹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他還強調,密切黨群、幹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由此可見,無論是黨的意識還是人民主體意識,說到底都是立場問題,其價值歸根結底是要把人民主體地位落到實處,為廣大人民群衆謀福祉。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方法論,也是其黨建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系列重要講話,直面黨内存在的嚴重問題,體現了共産黨人實事求是的态度和責任擔當精神。針對群衆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以抓作風為突破口,頒布中央八項規定;針對黨内破壞規矩的種種現象,提出要把紀律挺在前面,推動依規治黨和制度治黨;針對黨内政治生态被污染問題,提出要從黨内政治生活管起嚴起,制定頒布《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針對“稻草人”和“破窗效應”現象,提出要編織嚴密的黨内法規體系,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問題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不僅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而且還具有直面矛盾、解決問題、敢于鬥争的責任擔當意識。他常常告誡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争。這種責任擔當意識,一是靠教育引導,二是靠制度約束,主要的還是靠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進行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黨委書記要在其位、謀其政,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出了問題,就要追究責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這“兩個責任”思想,現已轉化成為黨内的一項基本制度,并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發揮着關鍵性作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