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正文

“吉大外院黨員廣角”微信公衆号之長征那些事兒

時間:2016-05-03 作者: 點擊:[]

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征,曆經磨難,不僅要面對冰雪覆蓋的高山、波濤洶湧的江河,還要與兇惡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激烈的鬥争。然而,我們的紅軍戰士沒有屈服,他們勇敢面對困難,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完成了曆史使命。

劉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男,四川省開縣人。中國人民的偉大戰士,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他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勳,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對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邁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劉伯承出身行伍,戎馬一生,他帶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謀。加入革命隊伍之後,他善于學習,勤于動腦,使他的指揮藝術逐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紅軍長征的路上,智取遵義城、巧過大涼山、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等一系列戰争奇迹都是劉伯承指揮先遣隊創下的。

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湖南桑植人。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鬥争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勳。1935年11月,賀龍、任弼時領導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他們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追堵截,轉戰湘鄂川黔滇康青甘。1936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六軍團在甘孜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與朱德、劉伯承、任弼時、關向應等對張國焘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陰謀進行了堅決的鬥争,維護了黨的團結,促進了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号西平,廣東惠州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其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1946年4月8日葉挺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葉挺于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他參與了指揮南昌起義并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争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1988年,葉挺被中央軍委确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确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号。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兩萬五千裡長征令世人矚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精神巨著之一。它時刻提醒我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努力奮鬥,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