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正文

黨的基本知識

時間:2013-08-14 作者: 點擊:[]

黨的基本知識

1、黨的性質

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明确規定: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标:實現共産主義。

3、黨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4、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5、黨員的起碼條件——申請入黨的條件:

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産黨。

6、黨員的基本條件:

中國共産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産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産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産主義奮鬥終身。中國共産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制度和政策規定範圍内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産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7、黨員的義務

(一)認真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二)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衆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産、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

(3)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4)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

(5)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緻,堅決反對一切派别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

8、黨員的權利

(1)參加黨的有關會議,閱讀黨的有關文件,接受黨的教育和培訓。

(2)在黨的會議上和黨報黨刊上,參加關于黨的政策問題的讨論。

(3)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

(4)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法亂紀的事實,要求處分違法亂紀的黨員,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的幹部。

(5)行使表決權、選舉權,有被選舉權。

(6)在黨組織讨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作出鑒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他作證和辯護。

(7)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

(8)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并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複。

9、黨的紀律處分:

黨的紀律處分是黨的組織對于違犯黨紀的黨員,根據其錯誤性質和情節的輕得,按照黨章的有關規定作出的處罰。黨紀處分是對違紀黨員采取必要的教育手段和組織手段。黨章規定的黨紀處分有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内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10、黨徽黨旗

中國共産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中國共産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 

中國共産黨的黨徽黨旗是中國共産黨的象征和标志。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要維護黨徽黨旗的尊嚴。要按照規定制作和使用黨徽黨旗。 

11、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共産黨員

要做一個合格的共産黨員,必須認真學習黨章、黨綱和黨的基本知識,在實踐中不斷增強黨的觀念,時刻記住自己是個共産黨員,事事處處按黨章規定的黨員的基本條件和黨員義務權利嚴格要求自己。在當前,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堅定的共産主義信念,堅持用共産主義世界觀指導自己的言行。

(2)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确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在個人利益同黨和群衆的利益發生矛盾時,自覺地犧牲個人利益,不怕吃苦,不怕吃虧。

(3)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擁護、支持和積極投身改革,堅持改革開放,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中做出積極的貢獻。

(4)處處以身作則,起先鋒模範作用,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堅持組織原則,模範地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勇于同違法違紀現象作鬥争,同群衆同甘共苦,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群衆。

(一)端正入黨動機

(1)什麼是入黨動機?

入黨動機就是一個人要求入黨的内在原因和真實目的。

在現實生活中,要求入黨的同志的入黨動機往往是不相同的。例如:

有些同志是為了實現共産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要求入黨的;

有的則認為當黨員光榮,入了黨個人和家庭都光彩,在親戚朋友面前也好看;

有的是看到周圍一些同志都提出了申請,随大流而要求入黨;

有的認為現在政策好,自己富起來了,為報答黨的恩情要求入黨;

有的認為“黨票”是一種政治資本,通過入黨在政治上找個靠山;

也有的認為入了黨,容易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大學畢業後可以找個好工作;等等。

還有極少數人,要求入黨是妄圖到黨内來改造我們黨。

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當認真剖析一下自己的思想,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抱着什麼樣的動機申請入黨。

隻有為了獻身共産主義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要求入黨,才是唯一正确的入黨動機。這種入黨動機之所以是唯一正确的,因為它與黨的性質、宗旨、奮鬥目标和黨員條件是一緻的。其他的入黨動機則是與此相違背的,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極端錯誤的。

隻有端正了入黨動機,才符合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如果讓那些動機不純的人特别是企圖利用黨員稱号來撈取好處的人進入黨内,就難以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甚至給黨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黨組織把端正入黨動機作為對申請入黨的同志的最基本的要求,把考察要求入黨同志的入黨動機和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作為保證新黨員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和措施。

那些動機不純的人,決不能吸收入黨。 

(2)端正入黨動機的重要意義

第一、正确的動機,是正确行動的精神力量。

隻有樹立正确的入黨動機,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動力,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自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對共産主義事業的忠誠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起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積極作出貢獻;才能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擺正黨和人民的利益同個人利益的關系,逐步培養和樹立起甘願“吃虧”、不怕“吃苦”、為人民無私奉獻的人生價值觀;才能夠正确對待争取入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當周圍的同志比自己先入黨的時候,不會沮喪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當接受考驗的時間較長時,不會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是找出不足,迎頭趕上;當自己要求入黨的行動沒有被正确理解,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曲解、誤會時,也能正确對待;當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也不動搖自己的信念,始終朝着既定的目标前進。 

第二、樹立正确入黨動機,經受黨組織考驗

這種考驗在新時期更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革命戰争年代,參加革命和加入黨組織,意味着擔負艱巨、危險的工作,甚至要犧牲自己的生命。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使有個别投機分子混入黨的隊伍中來,殘酷的環境也起着大浪淘沙的作用,一些不堅定分子很容易被淘汰。黨在全國執政以後,情況有了很大變化。

一方面,執政地位能夠使黨更好地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千千萬萬有志于改造社會、振興民族、造福人民的有志之士吸引和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并不斷地把其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内來,共同為實現黨的曆史使命而奮鬥。

另一方面,由于黨處于執政地位,一些思想意識不健康的人存有投機心理,認為入黨不僅沒有什麼危險,而且還可以撈到個人好處;有的甚至把入黨當作追名逐利的政治階梯。因此,為了維護黨的純潔性,黨組織必須嚴格考察要求入黨同志的入黨動機,通過必要的審查和考驗,去發現哪些同志的入黨動機是端正的,哪些同志的入黨動機是不夠端正的。

(3)如何樹立正确的入黨動機

第一,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樹立正确的入黨動機。

一個人入黨的動機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對共産主義事業和無産階級政黨的認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關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别是馬克思主義的黨建理論,科學地闡述了上述問題,隻有認真學習這些理論,才能對上述問題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認識。事實也證明,一個人對共産主義事業和共産黨有了明确、深刻的認識,他的入黨動機才會端正。近幾年來,許多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加強了以黨章為主要内容的學習,包括黨的理想、宗旨的學習,黨的綱領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學習,黨員義務和權利的學習。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政治覺悟,對他們樹立正确的入黨動機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二,通過實踐鍛煉,不斷端正入黨動機。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人們的正确認識,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并不斷循環往複,才能獲得。這裡最重要的是實踐。要求入黨的同志僅有入黨的迫切願望還不夠,還必須見諸于行動,在實踐中不斷用切身體驗來深化對黨的認識,從而進一步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

例如,通過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積極的貢獻,來體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實際行動,來體會為共産主義不惜犧牲一切的高尚情操;通過學習優秀黨員的模範事迹,來增強自己對黨的感情,激勵自己的行動,等等。

一句話,就是通過身邊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投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活動,來加深對黨和共産主義事業的認識,強化正确的入黨動機。 

第三,用正确的入黨動機克服不正确的入黨動機。

人的思想活動是比較複雜的。在争取入黨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入黨動機往往既有正确的成分,也會摻雜一些不正确的東西。隻不過有些同志入黨動機正确的成分是主要的,不正确的成分是次要的;而有些同志則是相反。這就要求申請入黨的同志主動靠攏黨的組織,争取黨組織對自己的幫助,通過接受黨的教育、實際鍛煉和自我思想改造,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把不正确的動機改正過來。

(4)三種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入黨動機:

第一種:覺得當黨員光榮而要求入黨。

當一名共産黨員的确是光榮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共産黨員稱号之所以光榮,就在于他們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能夠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也就是說,共産黨員的光榮是與責任、奉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一個人要求入黨,隻是為了榮耀,為了臉面好看,而不準備為共産主義事業做艱苦的工作,那是同共産黨員的光榮稱号不相稱的。

第二種:看見别人提出入黨申請,自己也跟着申請,并沒有認真思考到底為什麼要入黨。

這是一種帶有盲目性的入黨動機。應當肯定,這些同志提出入黨申請,也是一種要求進步的表現。但是,一個人要求入黨,應該有堅實的思想基礎,明确自己肩負的曆史責任,懂得工人階級徹底解放的道理,決心為實現共産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如果沒有這樣的思想基礎,隻是為了入黨而入黨,即使入了黨,一遇風浪就會動搖。這樣的人是不具備入黨條件的。             

第三種:為了到黨内撈取某種好處而要求入黨,這樣的動機與黨的根本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在黨執政的條件下,有些同志入黨後擔任了領導職務,受到黨和人民的重用和提拔。但是,這種提拔和重用,隻意味着黨員要擔負起更重大的責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決不意味着黨員擔任了某種職務,或者有了某種權力,就可以謀取私利。任何以權謀私的行為,都是黨和人民所不允許的。我們黨曆來主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我們黨不能動搖的根本原則。因此,懷有到黨内撈好處念頭的同志,應當自覺克服私心雜念,真正樹立起共産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全心全意地為黨和人民勤奮工作,以實際行動來端正入黨動機。

(5)端正人黨動機是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并非一朝一夕。

第一、要求入黨的同志還應該懂得:端正入黨動機,不是入黨前一時的問題,而是一輩子的事情。有的人雖然組織上入了黨,但端正入黨動機的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有的入黨時動機是端正的,但後來放松了政治學習和思想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甚至蛻化變質了。這些同志由于沒有樹立好或者未能經常保持正确的入黨動機,即使組織上入了黨,遇到适當的氣候,還會犯錯誤。

第二、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裡還裝着許多剝削階級的東西,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無産階級思想,什麼是共産主義,什麼是黨。”(《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75頁)

這段論述極為深刻。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引以為鑒,不論組織上是否入了黨,都應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黨;而且要長期地注意檢查自己做黨員的動機,克服不正确的思想,決不能“入黨前拼命幹,入黨後松一半

(二)從思想上入黨

要入黨,首先必須要有堅定的共産主義信念和高度的共産主義覺悟。

①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

②堅信共産主義是科學,實現共産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和客觀規律;

③把堅定的共産主義信念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

④把堅定的共産主義信念和高度的共産主義覺悟化作為共産主義奮鬥的精神力量,成為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先鋒戰士。

(三)從行動上入黨

1、樹立四個意識

①責任意識:入黨代表着一種責任,在認識上要提到維護黨員崇高稱号、保證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性質的高度。作為大學生黨員,應該自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大學生黨組織的形象聯系起來,與大學生的發展聯系起來,要善于為所在黨組織出謀劃策,要協助做好普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化解學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矛盾,敢于同不良現象作鬥争,真正做到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挺得出來。

②紀律意識:黨章明确規定,共産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在行動上要樹立自重、自愛、自律的精神,貴在自律,有組織的監督和沒有組織的監督,都要一樣遵守紀律,履行義務規定。對于大學生來說,遵紀守法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黨員要同黨組織保持一緻,有不同意見,可以在黨内保留;要以大局為重,自覺服從組織的安排。

③奉獻意識:本世紀頭二十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關鍵時期,社會全面轉型,利益分化調整,高校黨組織的工作任務相當艱巨,需要廣大學生黨員的積極參與和無私奉獻。廣大學生黨員要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真正體現出在日常生活中樂于奉獻、在學習工作中甘于奉獻、在關鍵時刻敢于奉獻的高尚品質。 

④進取意識:黨章規定的八項義務,隻是基本的、最主要的要求,沒有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定出細則,提出要求,因此,不能認為在黨章規定的八項義務之外的其他方面,就可以自以為是,為所欲為了。 

2、全面、嚴格、自覺地履行黨員義務

(1)全面——是指對黨員八項義務的理解和履行要全面。八項義務從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對黨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每一條都很重要,都要切實履行。

(2)嚴格——是指黨員在履行義務時,标準要高,要求要嚴,不能有半點馬虎和遷就。

(3)自覺——是指黨員在履行義務時要有高度的自覺性,時時處處按照黨章規定的要求去做。

3、用實際行動表現出相對于普通同學的先進性

①從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做起,身體力行,把要求進步的信念轉化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動力;

②團結同學、關心同學,具有團結協作精神;

③具有強烈的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④關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⑤關心國内外大事。

12、黨員宣誓誓詞: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13、預備黨員的權利:除了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外,其他同正式黨員一樣。

14、黨員的黨齡:從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

15、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

16、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17、黨的紀律處分有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内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18、黨的代表大會和委員會的産生:

要體現選舉人的意志。選舉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候選人名單要由黨組織和選舉人充分醞釀讨論。可以直接采用候選人數多于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進行正式選舉。也可以先采用差額選舉辦法進行預選,産生候選人名單,然後進行正式選舉。

19、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

20、黨的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21、黨實現的宏偉目标的條件:必須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衆基礎,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

22、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的四項基本要求:(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2)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3)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堅持民主集中制。

23、黨的工作路線:一切為了群衆,一切依靠群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把黨的正确主張變為群衆的自覺行動。

24、黨的最大優勢:密切聯系群衆。

25、黨的五個作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學風、幹部生活作風。

26、八個堅持、八個反對:(1)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3)堅持密切聯系群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4)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5)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6)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7)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8)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27、公民道德規範綱要: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8、五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9、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衆工作紀律。

30、八項要求:(1)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不陽奉陰違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獨斷專行,軟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4)要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執行公務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親,陰私舞弊;(7)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8)要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與民争利。

31、兩個務必:(1)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2)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32、四個人格形象:誠實守信的人格形象,公道正派的人格形象,清正廉潔的人格形象,敬業奉獻的人格形象。

33、四個高度認同: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34、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35、“八榮八恥”内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36、科學發展觀的内涵: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财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将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轉化為指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科學決策是領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就成為檢驗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要标準。近年來,鐵道部黨組從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衆的新期待出發,深入調研,果斷決策,努力推動我國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寶貴經驗。

 

 

 

 

, 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0,0); mso-spacerun: 'yes'">28、五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9、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衆工作紀律。

30、八項要求:(1)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不陽奉陰違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獨斷專行,軟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4)要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執行公務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親,陰私舞弊;(7)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8)要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與民争利。

31、兩個務必:(1)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2)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32、四個人格形象:誠實守信的人格形象,公道正派的人格形象,清正廉潔的人格形象,敬業奉獻的人格形象。

33、四個高度認同: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34、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35、“八榮八恥”内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36、科學發展觀的内涵: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财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将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轉化為指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科學決策是領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就成為檢驗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要标準。近年來,鐵道部黨組從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衆的新期待出發,深入調研,果斷決策,努力推動我國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寶貴經驗。

 

 

 

 

, 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0,0); mso-spacerun: 'yes'">28、五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9、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衆工作紀律。

30、八項要求:(1)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不陽奉陰違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獨斷專行,軟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4)要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執行公務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親,陰私舞弊;(7)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8)要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與民争利。

31、兩個務必:(1)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2)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32、四個人格形象:誠實守信的人格形象,公道正派的人格形象,清正廉潔的人格形象,敬業奉獻的人格形象。

33、四個高度認同: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34、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35、“八榮八恥”内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36、科學發展觀的内涵: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财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将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轉化為指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科學決策是領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就成為檢驗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要标準。近年來,鐵道部黨組從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衆的新期待出發,深入調研,果斷決策,努力推動我國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寶貴經驗。

 

 

 

 

, 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0,0); mso-spacerun: 'yes'">28、五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9、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衆工作紀律。

30、八項要求:(1)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不陽奉陰違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獨斷專行,軟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4)要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執行公務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親,陰私舞弊;(7)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8)要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與民争利。

31、兩個務必:(1)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2)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32、四個人格形象:誠實守信的人格形象,公道正派的人格形象,清正廉潔的人格形象,敬業奉獻的人格形象。

33、四個高度認同: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34、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35、“八榮八恥”内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36、科學發展觀的内涵: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财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将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轉化為指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科學決策是領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就成為檢驗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要标準。近年來,鐵道部黨組從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衆的新期待出發,深入調研,果斷決策,努力推動我國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寶貴經驗。

 

 

 

 

, 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0,0); mso-spacerun: 'yes'">28、五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9、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衆工作紀律。

30、八項要求:(1)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不陽奉陰違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獨斷專行,軟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4)要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執行公務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親,陰私舞弊;(7)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8)要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與民争利。

31、兩個務必:(1)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2)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32、四個人格形象:誠實守信的人格形象,公道正派的人格形象,清正廉潔的人格形象,敬業奉獻的人格形象。

33、四個高度認同: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34、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35、“八榮八恥”内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36、科學發展觀的内涵: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财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将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轉化為指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科學決策是領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就成為檢驗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要标準。近年來,鐵道部黨組從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衆的新期待出發,深入調研,果斷決策,努力推動我國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寶貴經驗。

 

 

 

 

, 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0,0); mso-spacerun: 'yes'">28、五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9、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衆工作紀律。

30、八項要求:(1)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不陽奉陰違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獨斷專行,軟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4)要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執行公務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親,陰私舞弊;(7)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8)要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與民争利。

31、兩個務必:(1)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2)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32、四個人格形象:誠實守信的人格形象,公道正派的人格形象,清正廉潔的人格形象,敬業奉獻的人格形象。

33、四個高度認同: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34、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35、“八榮八恥”内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36、科學發展觀的内涵: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内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财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将思想認識上的收獲轉化為指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科學決策是領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能否做到科學決策就成為檢驗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要标準。近年來,鐵道部黨組從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衆的新期待出發,深入調研,果斷決策,努力推動我國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寶貴經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