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1936年10月,長征勝利結束。今年是中國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 繼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革命精神,3044永利集团學生黨支部特推出“長征那些事兒”主題微信,并在該主題下展開“長征英雄譜”和“長征故事”兩個專題欄目,旨在引導廣大黨員同志緬懷先烈,傳承黨的精神,以更好地發揮模範先鋒帶頭作用。
周恩來以其在黨内、軍内的特殊地位和身份,為長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長征開始時,他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還是擁有決定權的最高“三人團”成員之一。長征後期,他堅持北上抗日方針、反對張國焘分裂行徑,為紅軍三大主力會師,起到了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位世紀偉人在長征中所表現出的高超領導藝術、組織才幹、堅強毅力、寬闊胸懷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全黨全軍的愛戴,樹立了一座永恒的豐碑。
劉少奇在長征中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團中共中央代表和紅五軍團中共中央代表。皖南事變後,他又擔任新四軍政委、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和新四軍分會書記,與陳毅一同指揮新四軍将士浴血奮戰,為開辟和擴大華中抗日根據地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出任紅八軍團中央代表時,劉少奇與戰士同甘共苦,在遵義會議上,他支持毛澤東指出“左”傾錯誤,他還參與了翻越大雪山。同時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他反對張國焘的分裂主義,并在過草地時出任了籌糧委員會主任。
鄧小平,長征前任紅軍總政治部兼紅一方面軍政治部機關報《紅星報》主編。1934年10月随中央紅軍長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這個長征中“跟着走”的小個子,解放戰争中擔任統一指揮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的總前委書記,與老搭檔劉伯承和陳毅、粟裕、譚震林一同指揮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把勝利的旗幟插在了國民黨總統府的門樓上。
紅軍長征的勝利,實現了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宣傳了黨的主張,播撒了革命火種,鍛造了革命力量,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确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重大轉折,譜寫了我們黨、軍隊和中華民族曆史上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