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石門縣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禅之鄉”、“全國綠茶出口基地縣” ;“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也是“湖南省旅遊強縣”;國家主體功能區(國家級重點生态功能區)建設試點縣。
石門是湖南最大的茶葉生産基地,其西北部渫水兩岸武陵山脈東端海拔500~1000m的雲霧山中,茶園四周的大氣、土壤、水源等無污染,截至2011年,有茶園面積6.8萬畝,其中有機茶面積3700畝,年産量3000多噸。其中,“石門銀峰”已成為石門縣的一大公共名優茶品牌。石門茶成名于宋代。晚清年間,廣東商人盧次倫在壺瓶山鎮開辦茶廠“泰和合茶号”,高峰期擁有員工6000人,茶農萬餘人,1899年生産“宜紅茶”30萬斤,茶葉全部遠銷英國,“北祁紅,南宜紅”名聞遐迩。民國時期,石門為全省13個茶葉主産縣之一,1933年産茶120噸。1949年,全縣茶葉面積1萬畝,産茶156噸。石門成了“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禅之鄉”、“全國綠茶出口基地縣”、“全國三綠工程茶業示範縣”和“全國茶葉優勢區域重點縣”。
石門柑橘出産于石門縣山區獨特的土壤氣候環境中,山多林密,環境清幽,水、土、大氣沒有污染,光照條件好,是全國生态示範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質果品生産先天的資源優勢,被國際果業界認定為“蜜橘絕佳産地”。果實每年九、十月間成熟,外形扁圓,大小均勻,整齊美觀,單果重150—170克。果皮色澤金黃,鮮亮光滑,薄韌易剝。果晶白1968年以來,連續數十年對外出口,暢銷歐美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1987年開始選進北京釣魚台國賓館,1989年被評為“國家優質水果”,多次榮獲國家、省級優質柑橘稱号,深受消費者喜愛,先後被國家有關權威部門評定為“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和“全國園藝産品(柑橘)出口示範區”等榮譽稱号,石門柑橘的品牌——湘冠牌柑橘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産品。石門自然風景迷人,高山、平湖、漂流、溫泉、峽谷、瀑布、溶洞、奇泉、鳥島、桔崗、茶山等一應俱全,自北向南分布着壺瓶山-東山峰、仙陽湖、夾山寺、蒙泉湖等景區。常德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截至2012年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