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黨建工作>>正文

以上率下力促實幹實政

時間:2016-11-04 作者: 點擊:[]

  作風建設馳而不息,“趕考”精神薪火相傳。作為“兩個務必”和“趕考”精神誕生地,我省正處于決勝“十三五”、全面建小康的新階段,全省幹部隊伍應該以怎樣的狀态和作為來書寫時代答卷?

“目前河北面臨的機遇和優勢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和考驗也前所未有。現在的關鍵就是,要以作風建設破題開路,調整工作狀态,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2月14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決定,集中一年時間開展省級機關作風整頓。

  盯住突出問題,盯住薄弱環節,盯住重點工作,盯住“關鍵少數”……省級機關作風整頓來實的、動真的,使黨員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的精神狀态明顯形成,帶動各級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形成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強大合力。

來實的,以作風建設破題開路

  時代大考,考的不僅是能力,更是作風。

  省級機關是全省的領率機關,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運轉樞紐,責任在全省之先,作風是全省示範。整頓作風,必須從省級領導班子和省直機關開始,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着一級幹,推動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為确保作風整頓取得紮實成效,省委、省政府制定下發《關于開展省級機關作風整頓的意見》,以省級機關“一把手”及領導班子成員、内設機構(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和關鍵崗位幹部為重點,從基層和群衆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從本部門本單位突出問題整起,追根溯源、見物見人,精準發力、綜合施治。

  機構改革,大刀闊斧動真格——

  針對省級機關内設機構臃腫、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種種弊端,我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機構改革:省級機關内設機構總體精簡15%-20%;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按照10%的比例一次性核減。

  合并、壓縮、削減,進行不折不扣的“精兵簡政”。截至8月底,省級機關精簡人員編制和内設機構精簡整合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共精簡人員編制938個,精減内設機構170個,核減處級領導職數138個,實現了改革的既定目标。

  省市機關“瘦身”、基層一線“強身”、行政編制下沉,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編制統籌用到刀刃上。我省計劃從省級預留和本次省級機關内設機構改革收回的行政編制中,調劑2000名幹部充實到各縣(市、區),為促進縣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流程再造,簡政放權出實招——

  針對審批環節多、手續繁、時間長、效率低等突出問題,我省大力推進流程再造,切實給政府權力“瘦身”。

  改革完善行政審批制度。我省把與投資建設項目和營商環境關系密切的省發改委、國土廳、住建廳、環保廳、商務廳、工商局等單位作為改革試點,各部門通過認真自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統一梳理歸納,列出清單,制定整改措施。全面實行統一受理、首問首辦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審批規範化、标準化水平。

  全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我省研究制定了《關于開展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再造的指導意見》,開通項目落地“快車道”,及時回應社會公衆對改革的訴求和期望,提高市場主體和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加大取消、下放行政審批和權力事項力度,今年以來,已取消、下放行政審批和行政權力事項122項。真正做到該取消的不留尾巴,該下放的要放到位。

動真的,把作風評議交給群衆

  作風好不好,群衆來監考。

  今年3月,一份由省委辦公廳印發的《省級機關作風公開評議工作實施方案》擺到省級機關各黨組、黨委領導的案頭。

  評議對象是87個省級機關,評議主體中基層單位和服務對象占60%,對口業務部門負責人和“兩代表一委員”占30%,黨政領導幹部占10%。作風公開評議組逐一為各參評機關建立1000人有效樣本庫,供評議時随機抽取。

“人民群衆是最好的評判官,隻有真正把‘表決器’交給群衆,才能評得準,評得好。”省級機關作風整頓領導小組作風公開評議組組長高建民說,實踐證明,“讓實績說話,請群衆當裁判”,成為調動全省機關幹部職工夙興夜寐、激情工作、奮發作為的有效辦法。

  在主體評議中,17萬人參加打分;開通省級機關作風公開評議網上平台,26萬人次參加評議;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通過電話訪問、手機問卷,完成了近20萬個評議樣本的調查。同時,評議組多次深入服務窗口明察暗訪,在一線收集群衆意見建議。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中蘊含着改革創新的“金鑰匙”。

  為官不為的根源在于壓力不大、動力不足。為有效解決“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的頑症,我省從省直機關抓起,大力推行目标績效管理機制。

  按照業務工作與機關建設同部署,領導評價與社會評議相結合的原則,我省将省級機關按照黨群政務類、執法監督類、經濟發展類、公共服務類四類,實行差異化管理,分類考核評價。同時,加強二級管理,省直各單位一一制定目标績效管理工作方案,逐人逐崗定責,建立全員目标責任體系,實現“千斤重擔衆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标”。

       “我們将‘省委書記群衆直通車’網絡留言闆的留言辦理反饋周期,由原來的20天壓縮到一星期;将互聯網負面信息調查核實時間由原來的10天減少到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對于群衆呼聲,做到事事快處理,件件有結果。”在目标績效管理機制鞭策下,“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雷厲作風,讓省委辦公廳秘書處的朱敏深有體會。

       “正推”和“倒逼”相結合,緊盯作風問題持續發力。省級機關作風整頓開展之初,我省就公布了接受社會公衆對省級機關作風問題投訴舉報的電話和網上平台。截至8月底,共接收問題線索656件,其中投訴舉報省級機關的153件。對有關問題線索進行了逐一核查,對情況屬實的27個問題,督促有關單位立即整改。今年以來,共對40起作風問題典型案例進行了公開通報。

  激勵和約束相結合,避免“雷聲大雨點小”。我省首次将省級機關作風公開評議“成績單”與領導班子和部門目标績效管理考核挂鈎,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的參考依據。作風公開評議還制定了減分細則,列出“減分清單”對涉及省級機關112人次違紀違法情況,全面收集、核實減分項。經過綜合核定,對參評的87個省級機關,分别評出27個“優秀”、58個“較好”、2個“一般”。

  強力督導,推動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省委專門組成15個巡回督導組,與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統一協調,對工作落實不力的部門進行“解剖麻雀”式的督導。

  針對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先後組織4次專項督導,推動解決了55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集中打掉“兩搶一盜”犯罪團夥1200多個,共為19.2萬名農民工追讨拖欠工資19.4億元。

  圍繞解決群衆工作中的難題,督導推動信訪工作機制創新,省市縣三級成立了群衆工作委員會,建立了群衆工作中心,推動信訪工作職能作用從“中轉站”向“終點站”轉變。

創佳績,讓争先創優蔚然成風

       “以前,光是辦理單位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基本信息修改,就要跑相關部門多次,一個星期都辦不下來。現在跑一趟,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在省人社廳社保局業務經辦大廳,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人力資源部的王明力說,自己現在不再為“跑辦”苦惱了。她告訴記者,省人社廳今年開展“四零”服務承諾,開通了保險網上服務系統,在本單位就能進行信息修改,省時又省力。

  王明力的體驗折射出省級機關的行風轉變。作為服務基層、服務群衆的窗口,辦事大廳是最能體現行風、黨風、政風的“風向标”。“讓信息多跑路,讓群衆少跑腿。”為提升省級機關服務質量,今年3月,我省出台省級機關行政許可大廳等服務基層服務群衆窗口單位“四零”服務承諾制度——服務受理零推诿、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

  制度建設開展以來,多部門将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在行政許可大廳統一受理、分頭辦理、限時辦結、統一送達。同時,推動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辦事群衆給出的“差評”越來越少,“點贊”越來越多。

  機關作風整頓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環境改善上,體現在經濟發展上,體現在民生福祉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針對群衆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省直單位确定了實行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合一”、打通金融扶貧綠色通道、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等11件惠民實事,并将其作為2016年必須完成的重點任務,挂賬督辦,限期解決。

  在提升服務效能的同時,各省級機關緊密結合自身工作,把增比進位作為落實作風整頓的實踐載體。

  省委宣傳部瞄準全國先進位次,制定了十項全國争先進位的目标,創新舉措,狠抓落實,争先進位,彰顯實績。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單位積極對标浙江、江蘇,借鑒其先進的發展理念,重點支持100項重大科技成果實現産業化。省供銷社系統搶抓全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機遇,在服務“三農”中實現了大發展、快發展,創造了全國農村合作金融的9個第一,培育全國供銷系統農村電商平台的3個第一……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置身于改革創新的偉大時代,置身于河北這片發展熱土,唯有轉變作風、實幹實政,才能打好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翻身仗。

關閉